當前位置: 聊城新聞網-汽車頻道 > 獨家報道> 大眾甲殼蟲和老胡同更配
甲殼蟲在2019年停產了,我為什么要借一輛已經停產的車型進行拍攝?因為甲殼蟲的停產,代表了一些有文化和歷史底蘊的“老事物”的離去。它和胡同一樣,當伴隨在身邊的時候,對它有各種不滿或吐槽,比如甲殼蟲又貴空間又小,前些年還是板簧懸掛,胡同也是臟亂差,不方便的代表,但是當這些東西真正離我們遠去的時候,我們才開始懷念曾經。而今天,我們就跟著甲殼蟲,再逛逛老胡同,尋找尋找年代的記憶。
甲殼蟲可以說是大眾的種子,通過它,大眾集團生根發芽,長成粗壯的支桿,結出了高爾夫、保時捷等一系列輝煌,81年的時間,甲殼蟲見證了時代的變遷,它甚至比一些汽車品牌的歷史還要久遠。如今遲暮,解甲歸田,雖然這一落幕既是永別的報道不絕于耳,但我總相信在日后,大眾I.D.系列,將重新引回甲殼蟲。
甲殼蟲的歷史在這里不想復述,網絡上有各種資料,而我們將跟隨甲殼蟲的步伐,探尋探尋北京還存留的,被合理規劃的老胡同。
史家胡同是北京被保護的比較好的胡同,因為有較多的名人學士在這里有宅第,比如凌叔華故居、章士釗的故居、人藝宿舍等。在2014年,朝陽門街道修繕凌叔華故居,建起了社區博物館——史家胡同博物館,它定位為胡同文化展示廳和社區居民的會客廳、議事廳。同時在此基礎上,成立了史家胡同風貌保護協會,共同保護胡同風貌、傳承胡同文化。
進入胡同你能感受到古樸,是那種原汁原味的老房子,灰磚紅框,脫落的墻皮透著時間的印記。而不是市政先拆,然后造面墻,再統一刷個灰漆那樣,用古玩界的話說那些玩意還范著賊光呢。
微信、QQ、支付寶掃一掃手機閱讀更方便。